【廣州日報】80歲也能擁有50歲大腦

2015-03-10
文:李文??

  圖:gettyimages

  你知道“超級老人”嗎?研究者發(fā)現有一類人的大腦在年老以后也能保持年輕和敏銳,。他們的大腦狀態(tài)比同齡的普通老人要年輕30歲,,皮質層更厚,明顯的混亂更少,,擁有更充沛的神經元,。記者采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神經內科老年癡呆癥治療領域的專家方瑩瑩教授和鄭一帆主治醫(yī)師。方瑩瑩教授建議大家未老之時多動手,、多用腦,,多培養(yǎng)生活的樂趣,老來大腦代償的能力就會更好,。

  “超級老人”:

  年齡老,,腦不老  

  最近,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(yī)學院的研究者發(fā)現,,有一類人的大腦在年老以后也能保持年輕和敏銳,。研究者們稱這類老人為“超級老人”。80歲的“超級老人”大腦狀態(tài)可以看上去只有50歲,,比真實的年齡年輕30歲,。與阿爾茨海默癥(老年癡呆癥)相關的認知混亂狀態(tài),他們要少90%以上,?!俺壚先恕眰兊拇竽X狀態(tài)看起來跟同齡老人有明顯不同。他們的記憶能力堪比年輕人,??茖W家們認為,了解他們的大腦狀態(tài),,對治療老年癡呆癥會有很大幫助,。

  2007年,認知上的“超級老人”首次在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(yī)學院認知神經病學和阿爾茨海默癥疾病中心被科學家們識別出來,。2015年1月份的《神經系統(tǒng)科學》雜志上發(fā)表了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文章,。科學家們首次指出了“超級老人”大腦和普通老年人大腦的具體差別,。

  研究者們認為,,對超級老人大腦的研究,將有益于增強對普通老人大腦的了解,,尋找維持他們認知功能的辦法,,以及未來對付阿爾茨海默癥的更好方法。

  記者采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神經內科阿爾茨海默癥治療領域的專家方瑩瑩教授,。方瑩瑩表示:“‘超級老人’的大腦構造表明了更少的腦萎縮現象,。皮質層比較厚,,說明與之相關的認知、理解,、記憶,、判斷、計算,、語言等高級神經功能會比較好,。明顯的混亂行為,多預示與老年癡呆相關的精神行為異常,。而與衰老,、腦萎縮相伴隨的,也有大腦神經元的凋亡,。凋亡少,,說明更具活力。這類大腦,,可能跟經常的用腦訓練有關,,也可能源于可遇不可求的先天優(yōu)勢。至于普通老人的大腦,,能否修成‘超級老人’的大腦,,估計很難強求。但終生學習,,多動手,、多用腦,起碼有一個可能,,是能激活更多腦區(qū),,到了晚年,面臨腦細胞衰老,、凋亡,東邊不亮西邊亮,,大腦的代償功能可能會更好,。”

  甄別癡呆和認知障礙

  合理預防和治療

  方瑩瑩教授指出,,人類對大腦的認知程度極為有限,,阿爾茨海默癥的病因目前也仍不清楚:“有研究指出65歲前就發(fā)病的早老型老年癡呆,有些有家族性遺傳特征,,跟基因相關,。還有研究指出,老年癡呆跟性別有關,,女性偏多,,認為這跟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變化有關,。但反駁意見認為,激素水平并不一定造成老年癡呆癥的發(fā)病,。有些老年癡呆癥伴隨甲狀腺功能低下,,還有抑郁、焦慮等精神問題,。但甲狀腺功能低下,、抑郁、焦慮確實會造成認知障礙,,卻不一定會引起老年癡呆,。還有研究發(fā)現,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得老年癡呆的比例會低些,,但這也不絕對,。”

  方瑩瑩指出,,有些類型的癡呆和認知障礙是可預防和治療的,,可以臨床甄別?!氨热鏐12缺乏,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神經梅毒,,腦腫瘤,、正常顱壓腦積水、硬膜下血腫等也會引起認知障礙甚至癡呆癥狀,,這些是可以通過治療加以改善的,。還有一類血管性癡呆是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癡呆,例如中風引起的認知障礙,,也是可以防治和改善的,。總之,,我們要注意平時控制飲食,、多運動,預防高血壓,、糖尿病,、心臟病,遠離中風造成的腦功能損傷的,?!?/span>

  幫老人恢復大腦的認知功能更重要

  與“超級老人”令人艷羨的大腦狀態(tài)相比,老年癡呆癥是被陰影籠罩的大腦,。方瑩瑩教授說:“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癥即老年癡呆癥伴隨的往往是明顯的腦萎縮現象,,尤其是與記憶功能密切相關的海馬區(qū)的萎縮,。其中皮層的萎縮特別明顯。而此種腦功能和結構退化的過程難以逆轉,。目前為數不多的進口,、國產藥物,能做到的只是讓病程的進展速度慢一點而已,?!?/span>

  在方瑩瑩看來,張藝謀的電影《歸來》里,,鞏俐演繹的馮婉喻,,雖然在愛忘事、失憶上有點類似阿爾茨海默癥,,但看起來更像是心因性情感障礙引起的記憶障礙,。她告訴記者:“阿爾茨海默癥,起病不易察覺,,發(fā)展緩慢,,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日常行為能力下降,精神行為異常和認知功能障礙,。我們臨床上遇到很多病例,,表現為愛忘事、丟東西,,丟了東西后,,會懷疑是別人偷的,有妄想,、猜疑等精神行為異常表現,。這種退行性疾病,一旦發(fā)生,,會造成認知功能逐步下降,,日常生活能力逐漸減退。在5~10年間,,嚴重的會發(fā)展到不認識親人,、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。老年癡呆癥本身并不影響壽命,,如果沒有其他的并發(fā)癥,一般不影響生存,。照料這類病人,,需要家人極大的耐心?!?/span>

  主治醫(yī)師鄭一帆補充道:“很多家屬照顧的重點是患者的日常生活,,而不是如何幫老人恢復大腦的認知功能,。對于比較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癥,其實認知功能訓練也收效甚微,,但通過日常生活訓練,,保留患者的自理能力還是很重要的。對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,,認知功能訓練及盡早開始藥物干預,,延緩病情的發(fā)展,讓患者盡可能保留現有功能,,還是很有必要的,。”

  積極生活

  讓腦衰老來得慢一些

  不少科學家都認為,,我們短暫的一生中,,所開發(fā)的功能腦區(qū)其實遠還有限,人類大腦尚有極大的潛力,?!耙苍S早期的開發(fā),不失為激活的一種辦法,。這不是說要小孩子早早就開始早教,,而是終其一生地有意識學習和用腦,不斷成長,?!狈浆摤撜f,“這樣的一個長期訓練結果,,可能會體現在我們大腦的代償功能上,。一旦一個區(qū)域病變、衰退,,另一個區(qū)域有可能能起到部分的替代作用,。對老人家而言,更要經常有意識動動手,,動動腦,,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,也不妨做些記憶訓練游戲,。家里的年輕人也可以有意激發(fā)一下老人的動腦熱情,。那些生活中興趣廣泛的人,會更有活力,。有些老人,,完全沒有什么生活樂趣,只會打開電視,呆坐著看電視消磨時間,,不出門,,也不喜歡與人交流。這類人的大腦功能衰退可能會更快,。我們有些患者家屬會給沒有業(yè)余愛好的老人家布置動手動腦作業(yè),,讓老人把紅豆從黃豆堆里撿出來,還記工分,?!编嵰环ㄗh,“在日常生活中,,時時讓患者參與,,如外出時學習認路,購物時認識商品名稱及計算價錢,,回家后回憶所買東西,,寫流水賬,獨立完成簡單清潔工作等,。如果完全被照顧生活,,患者的生活能力可能會退化得更快?!?/span>

?

原文:http://gzdaily.dayoo.com/html/2015-03/07/content_2876550.htm